资讯首页
楼盘测评
楼市解读
城建规划
国内楼市
新房资讯
独家数据
政策法规

重磅!“二套转首套”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已有借款人降至4%!

2023-10-30 点击 评论

利好猛砸!


据财联社报道,昨日(10月25日)起,各家银行已陆续开启“二套转首套”的房贷利率调整通道。


据悉,不少在前期提交申请的借款人表示,自己的贷款合同和还款计划均在当日自动实现了变更。


NO.1丨壹

二套房存量房贷利率,迎来下调

10月25日,存量房贷利率“二套转首套”批量调整开启。


针对以下两种情形的住房贷款,10月25日调整后立即生效:


(1)贷款发放或合同签订时不符合首套住房标准,但当前实际住房情况符合所在城市首套住房标准,且10月22日(含)前借款人提交复核申请并经银行确认符合调整条件。


(2)固定利率或采用基准利率定价的贷款,10月22日(含)前借款人已向银行申请转为采用LPR定价的浮动利率贷款,并与银行签订协议。


10月25日起,这两种情况的借款人,就可以享受最新房贷利率了!需要注意的是,二套房贷利率转首套,需要自己主动申请。大家可以通过手机银行APP等渠道查询利率调整结果。


在此之前的9月25日,各商业银行已对2023年8月31日前发放的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统一调整了。今天这次,是针对以上两种特定情形的调整。


据悉,多位符合“二套转首套”条件的存量贷款借款人经前期申请后,已从各家银行手机银行App上查询到调整后的房贷利率信息,部分借款人利率已降至4.2%,个别2022年5月14日后发放贷款的存量房贷借款人利率已降至4%。


在分析人士看来,存量住房贷款利率的下调,对借款人而言可节约利息支出,将“二套转首套”及固定利率贷款纳入调整范围,使得受益群体扩大,能有效减轻“提前还贷”的现象,为银行留住优质的房贷客户。

image.png

调整后不低于当地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符合调整范围的贷款,根据贷款发放时间按以下两个时间段确定调整水平:2022年5月14日(含)前发放的贷款,一般情况下调整为LPR;2022年5月15日(含)之后发放的贷款,一般情况下调整为LPR-20个基点。


但是,如所在城市单独发布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高于上述调整水平,按所在城市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调整。


例如,若借款人贷款是2022年4月发放的浮动利率贷款,执行利率为LPR+50个基点,当时所在城市发布的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为LPR+30个基点,贷款利率本次调整到LPR+30个基点。


图片

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


对于“二套转首套”,在2023年9月25日至2023年10月22日提出申请,银行审核认定符合首套房标准的,10月25日起进行批量调整。在2023年10月23日(含)后提出申请的,银行一般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认定,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及时予以调整。


10月13日,央行相关负责人在通报存量房贷利率调整进展时说,目前,绝大多数借款人均已第一时间享受到了实惠。9月25日到10月1日实施首周,有98.5%符合条件的存量首套房贷利率完成下调,合计4973万笔、21.7万亿元。调整后的加权平均利率为4.27%,平均降幅0.73个百分点。


对于其他还需借款人提供证明材料、银行予以认定的情况,主要银行也将在一个月内完成调整。


NO.2丨贰

央行表态:房贷利率还要降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三季度(总第102次)例会在北京召开。

会议指出,因城施策精准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落实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调降首付比和二套房贷利率下限,推动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落地见效,加大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还提到,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央行政策利率引导作用,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9月25日,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调整正式实施。据多家银行此前公告,对于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的存量浮动利率首套房贷款,25日后主动批量调整贷款利率,无需借款人额外操作。

“预计超过九成符合条件的借款人在第一时间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其他借款人的存量房贷利率也将在10月底前完成调整。”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大部分符合要求的存量首套房贷款利率将降至LPR,2022年5月以后的将降至LPR减20个基点,直接下调至政策下限。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说:“预计未来央行将继续有序降低政策利率,引导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继续下行,进一步减轻居民消费住房负担,降低企业中长期信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