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楼盘测评
楼市解读
城建规划
国内楼市
新房资讯
独家数据
政策法规

“30年的卖身契”似乎就是这个时代给年轻人的“成人礼”。

2021-04-14 点击 评论

0516想记录那些普通人的故事——普通人的故事构成了当代生活的缩影。


第二期了,本期小编给大家讲述两个90后真实的买房故事,希望能给正在买房路上的你,带来一些新的启迪!



故事


01


啃老,到底丢人不丢人?


阿斌 邳州人 26岁 自述


在买房这事上,我真的挺感谢我父母的。


母亲是一位中学教师,父亲是一名普通职工,在邳州有一套不大的小三室。


大学,我是在无锡上的,毕业在无锡呆了1年后回了徐州,算下来在徐州也待了有3年了。


邳州和徐州市区特别近,我拼个车回家也就一个多小时,东站坐高铁也很快只要二十多分钟。



相比较无锡,我更喜欢徐州,生活压力相对较小,值得一讲是有冬天暖气。烧烤,地锅鸡,菜煎饼,山东煎饼,两蛋一饼,肉夹馍,夹菜饼,面线,凉皮凉面..说起来好像是为了吃哈哈哈哈。



与我那些大学同学相比,我属于相对较早回来的那拨人。


之所以决定买房,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一方面租房经历实在太差了,另一方面,也是我也算是见证了徐州房价的崛起,买房既为自己住,也能卡位,越晚买压力越大,后来的事实证明, 当初的选择的确没问题。



我回来那年就买了房,当时买的房子好像是9000左右,徐州的房价已经明显有了涨幅


徐州的第一套房是在2018年底买的,当时父母亲掏的首付,30万,家里积蓄,加上借了点,月供我自己来扛。


首付“啃老”这事,我觉得应该理性一点来看,如果父母能帮下来,我觉得也算双赢,如果要父母透支养老甚至卖房子(我们家在邳州就一套老房子),那就不行了。



当初买的时候,地段并不太好,但发展非常快,现在来看,这套房也有1倍多的升值,当初的选择也没问题。


当时买房的时候也是挺纠结的,父母的积蓄也是为养老准备的,不过当时父母挺支持买房,而且可预见房价会明显上涨,所以买房算是最优选择吧。


去年我领证结婚,从去年开始,新的买房计划也有了,二套或者置换都在考虑中。如果没有当初那套房,现在甭说换房,首套房也肯定难如登天。


买房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故事,有的只是咬牙坚持。所以从这一点来说,我还是非常感激我父母的。


故事


02


大城市的一张床 还是小城市的一套房


大庆 男 28岁 徐州人 自诉


学的化工专业,现从事教育机构行业


与很多人第一套房买来自住不同,我的第一套房是买在了老家徐州,就在今年年初。


原因很简单,一是徐州的房子便宜,毕竟事业刚起步,上海的房价对于我来说,还是挺贵的,而且在上海社保也不够7年,二来也是考虑到上海的房贷政策。



至于首付,套现了一部分持有的基金和股票。


房子虽然是我买的,但名字写的是母亲。这里面也是动了一些心思,也是因为考虑到以后自己也许也会在上海买房。如果这套房以自己名义贷款了,后续上海就算二套了,首付会高很多。



从朋友那了解,近几年年徐州的房价走势还是很不错的,好歹也是淮海经济中心,周围的人还是特别认徐州的。 


我买的楼盘离徐州中心城区有点远,属于新区。不过附近地铁和商业都已经动工,可以预见,未来两三年人气就会有不错的改善,升值多少不好说,但有地铁这些配套,保值应该没啥问题。



虽然是自住,但我觉得第一套房,还是应该考虑保值增值。反过来想,我在上海交房租,老家交房贷,双重压力,如果不能够增值保值,那就很亏了。


未来这套房收房后,我大概率不会回去住,让母亲自己来打理,装修后出租赚点租金补贴房贷。



在中国,我觉得年轻人一定要到上海北京深圳这种大城市闯一闯,哪怕你最终没有打算留下来,拥有这段经历也绝对是值得的。但在老家一定要留点“底气”。


写在最后:身在其中的90后,在买房的路上似乎没有退路,只能不断前进。生存和焦虑,“30年的卖身契”似乎就是这个时代给年轻人的“成人礼”。


声明:本文部分观点、图片及数据均来自网络,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不代表最终建议及意见,如本文观点有侵犯其他作者权益,请联系删除。